研讨会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 内容

“3D全息可视化安全行车系统”在杭瑞高速海德隧道内投用

    发布:2025/9/15  浏览:+ 放大字体 | - 减小字体

摘 要:9月11日,“3D全息可视化安全行车系统”在杭瑞高速海德隧道(杭州方向)内外5.7公里易堵路段搭建并投用。

9月11日,“3D全息可视化安全行车系统”(以下简称“3D全息系统”)在杭瑞高速海德隧道(杭州方向)内外5.7公里易堵路段搭建并投用。

据悉,这段隧道是连接百万人口县市的重要通道,一到节假日,返乡、自驾游玩的车辆蜂拥而至,稍不留神就可能拥堵。

“海德隧道外的车道是2个普通车道+1个应急车道,隧道内是没有应急车道的,车流量大的时候,不少车会占用应急车道行驶,到了隧道口一汇流就造成了拥堵。”该高速路段管理大队负责人介绍,进入海德隧道前的3.6公里,加隧道内的2.1公里便是“拥堵重灾区”。高峰期时,多拥堵一分钟,就有可能多堵200多辆车,延绵1公里,因此“治堵”一定要快。

通过海康威视搭建的3D全息系统,数字孪生技术对隧道内外5.7km路段建模,建设雷视一体摄像机,实现3D场景下事件检测预警、违章抓拍、拥堵预警、视频联动、事件回溯功能,提升可视化管控能力,将该路段警情的发现时间最快缩短至5秒,处置时间也由原来的平均10分钟提升到平均3分钟。

除此之外,重点车辆、不规范的驾车行为也可以通过3D全息系统管理,工作人员一键即可查询事件详情,查看周边设备和警力资源分布,完成事件审核、调度处置并反馈结果,形成高效闭环。曾经需要反复沟通协调的复杂问题,如今在全息系统的助力下,几分钟内就能得到妥善解决。

在民警守护和科技加持下,如今海德隧道的通畅成为了常态,不仅是杭瑞高速交通管理的创新成果,更成为全国隧道管理的“智慧样板”。数据显示,目前公路隧道仍以每年1000个以上的数量持续增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海德隧道的实践充分证明:以科技助力交通管理,是破解隧道运营难题、提升安全效率的重要路径之一。一条条安全、通畅的隧道,将成为连接城市与乡村、温暖千万出行人的“数字通途”。

编辑:徐蓉蓉

隧道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隧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隧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隧道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凡本网来源注明为非隧道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该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仅作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关键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回复限1000字以内!)

加载更多...


隧道网手机版
隧道网微信公众号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