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 内容

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甬舟号”盾构机全面进入海域段施工

  来源:快科技  发布:2025/7/9  浏览:+ 放大字体 | - 减小字体

摘 要:7月7日消息,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宁波侧地下64米深处,“甬舟号”盾构机成功穿越海堤屏障,由陆域段正式挺进海域段掘进。

7月7日消息,在中铁十四局承建的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宁波侧地下64米深处,“甬舟号”盾构机成功穿越海堤屏障,由陆域段正式挺进海域段掘进。

这一关键节点标志着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金塘海底隧道全面进入最具挑战性的穿海施工阶段。

金塘海底隧道连接宁波与舟山,全长16.18公里。其建设采用了极具挑战性的方案:首次运用两台盾构机从两端相向掘进,最终在海底预定位置精准对接,并将在狭窄的隧道洞内完成盾构机的拆解工作。海域盾构段长达11.21公里,最大埋深达78米。

工程依托先进的数字盾构系统实现智能管控。该系统每秒实时接收“甬舟号”掘进的关键参数,通过预设预警值进行自动分析,实现智能预警。操作人员还可结合现场视频监控、人员定位系统,运用远程警告和应急指挥调度功能,对施工过程实施全方位、无死角的安全监控。

随着穿海掘进启动,针对超大直径盾构在海底地中对接的全过程成套工艺工法研究也同步推进。其中一项核心关键技术便是饱和潜水。

由于盾构机需在海底持续施工约3年,且在高达78米水深处(掌子面水土压力超600千帕)进行极其频繁的高压换刀作业,常规潜水方式(潜水员在50米水深仅能工作约半小时)远不能满足需求。

饱和潜水技术通过创造特殊的高压环境,使潜水员体内溶解的惰性气体达到饱和状态,从而能在相当于70多米水深的高压环境下连续驻留工作长达28天。作业完成后,只需一次减压即可安全返回。

“这需要建造一个高压生活舱,舱内充满氦氧混合气体供呼吸,”工作人员解释道,“作业时,将载有潜水员的生活舱运输至盾构机最前端(掌子面)进行精准对接。”

编辑:徐蓉蓉

隧道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隧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隧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隧道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凡本网来源注明为非隧道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该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仅作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关键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回复限1000字以内!)

加载更多...


隧道网手机版
隧道网微信公众号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