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语:在人手渐缺的如今,随着隧道工程对施工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ICT(信息通信技术)普及也在不断加速。传统印象中似乎与施工现场不相关的网络安全问题,这类新型风险隐患现在也逐渐浮出水面。ICT工程机械的控制权遭到黑客侵袭可能导致死亡事故等重大惨剧,有鉴于此,ICT施工的网络安全对策已必不可少。让我们看看对于这一问题日本业界人士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ICT技术
目前,ICT技术已经在隧道施工中得到广泛使用。在一些智慧工地中,所有装备、物料都通过物联网设备相连,形成网络化、远程操作建筑机械的无人化施工。以往的远程操作大多在距离施工现场较近的场所进行,但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NSS)等技术的出现使超远距离的远程操控也成为了现实。
远程操控室内工作人员正在操作工程机械
施工风险
随着物联网的应用,建筑工地几乎与外网连通,施工现场的网络环境遭遇黑客侵入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即使是内网也有因连接互联网进行系统更新而遭到攻击的可能。
除了连接外网的设备,还需要防范系统更新过程中的风险
GPS是一种微弱的电波,除了电波干扰外,还很容易受到虚假信号等攻击。若黑客通过GPS入侵了对网络攻击抵抗力较弱的施工现场,可能会导致建筑机械的不当操作,在施工现场引发重大安全事故:如施工设备感染恶意程序,会造成远程操控无法控制、甚至紧急制动装置失效,可能引发车辆碰撞、人身伤亡等严重后果;此外,施工现场的GNSS位置、施工数据等信息遭到盗取、篡改也同样是施工安全的一大威胁,会造成施工人员的判断失误。
基于位置信息和控制信号的多机械联动自动施工
有鉴于此,多个建筑机械通过自动化施工进行协作时,必须防范位置信息篡改。此外,由于没有人工介入工程机械的操作判断,因此更应该警惕恶意程序导致的控制程序篡改。同时,整个行业对于施工现场控制信号、施工数据的标准化、统一化也让黑客入侵变得更加容易。
安全对策
日本多个企业已经采取相关措施
竹中工务计划在2023年1月成立网络安全对策小组,利用VPN(虚拟专用网络)、防火墙等技术对常用的Windows系统网络攻击进行防范。除了防范网络攻击外,在建筑机械上安装物联网设备时,也将事先审查物联网架构的安全性,并在后期安装时加强安全设定,针对ICT施工制定网络安全强化型的事业持续性计划。
在小型挖掘机上配备了辅助操作人员的机械引导功能与外网连接
竹中工务店东京总部,计划2023年1月设立网络安全对策小组
清水建设早在1998年就设立了网络实验楼,开展了电磁屏蔽技术的相关研究,防止未来竣工后的建筑物的数据信息遭到窃取,这一技术未来也可以拓展至ICT施工中,利用电磁屏蔽罩覆盖远程操控室等对策,确保远程操作的安全。
网络实验楼的内部照片,房间内通过电磁屏蔽物质防护,还能检测电磁特性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超远距离远程控制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得到普及。国内外的施工现场相继迈入了无人化、信息化的“智慧工地”的时代。而如何应对ICT施工的网络安全风险,依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