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 内容

小直径顶管与水平定向钻的“融合进化”——海瑞克E-Power Pipe工法

  来源:隧道网  发布:2022/5/27  浏览:+ 放大字体 | - 减小字体

摘 要:不久之前,小编为您播报了海瑞克研发的电缆铺管系统E-Power Pipe在荷兰Oirschot电缆隧道工程中的应用;许多粉丝对这项技术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纷纷在后台留言,本期,小编就来带大家揭秘这种融合了小直径顶管与水平定向钻技术的工艺!

小编语:不久之前,小编为您播报了海瑞克研发的电缆铺管系统E-Power Pipe在荷兰Oirschot电缆隧道工程中的应用(点击回顾);许多粉丝对这项技术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纷纷在后台留言,本期,小编就来带大家揭秘这种融合了小直径顶管与水平定向钻技术的工艺!

工法背景

E-Power Pipe 是由海瑞克研发的一种新工法,可用于在浅覆土下快速施工微型隧道,代替传统明挖方案,为微型隧道建设提供了一种高效、环保、安全的替代方案。

该工法结合了水平定向钻(HDD)与小型隧道掘进设备(AVN)的特点与优势:

■ 传统的水平定向钻通过在入土点打入导向钻杆并回拖的方法进行施工,易受孔径限制,在较大直径的隧道施工时需要反复扩孔;

■ E-Power Pipe利用顶管技术将隧道一次成型,通过顶管顶进+预制管道回拖两个步骤,直接完成小直径管道的铺设,其孔径适应性、轴线控制、沉降控制、环境影响等表现更佳。

 

工法介绍

整个工法由三大部件组成:

顶进架

海瑞克为配合顶管机顶进,专门设计了行程约10m、推拉力约340t的齿轮齿条式顶进架,其顶力与拉力由电动托架传递,托架通过止推环固定在最后一根顶管上。安装在托架上的液压油缸支撑着顶进架,顶力与拉力传递方式类似,回拖时无需转换措施。若现场施工空间有限,也可以调整顶进管与顶进架长度,以适应实际工况。

AVN顶管机

采用了开挖直径505mm的AVNS350XB顶管机作为顶进施工的核心部件,内部集成喷射泥浆泵、液压装置、导向系统、远程控制系统等,可在最浅1.5m的埋深下穿越从粉质软土到中等硬岩(150MPa)的复合地层,单次顶进最长距离超过1km。

顶进过程中,可利用专门研发的泥浆循环管路出土,管路中通过高压喷嘴喷射形成负压,使开挖出的渣土能够在混合舱内自动沿着管路向后排出。

装备内置了基于陀螺仪的TUnIS导向系统,允许该设备在工人无法进入的微型隧道掘进时进行姿态监测,并对轴线进行控制。结合设备中安装的传感器,可以精确穿越管线、公路、铁路、河流与现有构筑物等。

顶进管

海瑞克为E-Power Pipe设计了用于顶进支护的专用临时顶进管,与AVN顶管机的机头连接,顶进过程中所需的泥浆管路,电源线和数据传输线都置于顶进管内部,并在顶进过程中对隧道提供全程支护。

单根顶进管长9m,顶管机每向前顶进9m,便在始发井内填入并连接一根新的顶进管,继续向前顶进;回拖时则相反,每回拖9m便拆除拖出的顶进管;

两个顶进管之间的连接采用了一种创新的接头形式,利用链条插入预留的沟槽内形成连接,两根顶进管连接时间只需短短10分钟,同时顶管顶进与后续回拖时所需的抗压和抗拉强度也进一步提高。

施工步骤

在管道施工的始发点内安装顶进架,连接AVN顶管机头;

AVN顶管机机头后连接单根长度9m的顶进管,沿着指定轴线顶进到地层中,每顶进9m后在后方连接一根新管继续顶进,直至在目标点实现贯通;

贯通后,顶管机头在目标点与顶进管分离,之后顶进管前端安装一个回拖接头,接头的另一端连接准备在隧道内铺设的预制管道;

完成连接后,顶进架开始反向施加拉力,回拖顶进管,每回拖一节后拆除并继续,直至将预制管道回拖至始发点,完成管道铺设;拆除后的顶进管未来还能反复使用;

回拖过程中,回拖接头会在已顶进的隧道内喷射回填浆液,填补隧道与管道之间的空隙,使预制管道与周边地层更好地连接并保持稳定,同时减小回拖时的阻力。

结 语

该技术在研发后应用于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的巴哈拉赫的电缆隧道工程,并荣获2019年度Bauma创新奖。让我们期待该技术的更多应用吧!

本文整理自海瑞克官方网站

编辑:徐蓉蓉

隧道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隧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隧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隧道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凡本网来源注明为非隧道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该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仅作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关键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回复限1000字以内!)

加载更多...


隧道网手机版
隧道网微信公众号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