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 内容

上海地下隧道,新突破

  来源: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  发布:2021/11/23  浏览:+ 放大字体 | - 减小字体

摘 要:截至2021年10月,上海地下隧道里程及规模已突破22条、78km,其中上海城投公路集团参与建设的地下道路工程占比达82%,在地下工程领域取得诸多典型研究成果。

伴随着上海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跨越式发展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步伐——上海地下道路工程从20世纪70年代“零”的突破,到80、90年代蓄势待发,进而在21世纪头十年迎来越江时代,上海城投公路集团建成了上海长江隧桥工程、上中路隧道、外滩通道等一批世界级工程,攻克长、大、深、临近等难题,盾构隧道断面从11m提升至15m、基坑开挖深度从20m提升至40m级;随后21世纪第二个十年虹梅南路隧道、长江路隧道、沿江通道、诸光路隧道、周家嘴路隧道、武宁路快速路、北横通道等工程的陆续建设和建成,该阶段工程聚焦围绕绿色、高品质、精细化管理进行质的提升,从短距离的越江工程到长距离且出入口增多、穿越多幢建筑物的城市长距离地下通道工程,开展预制拼装、清水混凝土、节能环保低碳、疏散救援体系、BIM系统应用等工作。

截至2021年10月,上海地下隧道里程及规模已突破22条、78km,其中上海城投公路集团参与建设的地下道路工程占比达82%,在地下工程领域取得诸多典型研究成果:

依托北横通道、长江路隧道、沿江通道、虹梅南路隧道建设,成功突破了密集城市区15m超大直径盾构穿越微扰动系列技术:15m级超大直径盾构1m超近距离穿越桥梁桩基工艺;15级超大直径盾构近距离穿越既有轨道交通关键技术及管理体系;15级超大直径盾构500米小转弯半径推进技术;超大直径盾构穿越城市密集区建筑物微沉降控制技术。

虹梅南路隧道工程

通过北横通道、长江路隧道、龙水南路隧道等工程建设,成功解决40m级超深基坑施工关键技术:105米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38米级深基坑施工关键技术,上海九层承压水降水回灌一体化技术,临近、上跨等地铁协同建设与筹划技术,GXJ橡胶止水接头工艺等。

长江路隧道工程

通过诸光路隧道、周家嘴路隧道、江浦路隧道、武宁路快速等工程建设,构建了全产业链隧道预制拼装技术:建立了一套地下工程涵盖全寿命周期的数字化BIM建模→性能化设计→智能化工厂生产→现场装配施工→运营管理的完整工业化智能建造的理论技术体系,形成高效快速的绿色建造技术,提升了城市地下工程建设的效率与品质,推动市政基础建设行业的升级转型。

江浦路隧道浦东出入口

通过北横通道、周家嘴路隧道、沿江通道建设,形成了全寿命周期的智能建造智慧运维技术,坚持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为主线,大力发展和推广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建造和智慧运维技术,引领建设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高效、安全可靠的新型交通基础设施。

周家嘴路隧道工程

通过北横通道等推进清水混凝土应用,此工艺一次浇筑成型,不做任何外装饰,是国内长大隧道内部结构设计、施工成套技术上的新突破,提升地下道路隧道结构质量和品质。

北横通道

另外,围绕节能环保与疏散救援体系、BIM应用管理、绿色低碳建造技术、重大风险预控与管理等方面也持续开展了系列研究和创新工作。

面对十四五及未来新时期隧道建设项目,尤其是北横通道东段、南横通道、南北通道等城市核心区长距离特大地下通道工程,迫切需要围绕预制拼装、双碳、智能建造等开展更精细化、更高品质建设调研。上海城投集团、上海城投公路集团将继续发挥行业引领作用,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将继续搭建交流互动平台,推动预制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韧性建设和双碳技术,引领上海乃至全国地下道路工程绿色、低碳、创新发展。

编辑:徐蓉蓉

隧道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隧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隧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隧道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凡本网来源注明为非隧道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该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仅作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关键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回复限1000字以内!)

加载更多...


隧道网手机版
隧道网微信公众号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