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8日,日本东京外环线(关越~东名)隧道附近发生塌陷,塌陷处位于东京调布市一道路上,塌陷宽度长5m×宽2.5m×深5m左右。东京外环线隧道因采用直径16m级超大直径盾构施工,而受到业界关注。如今,隧道附近发生塌陷也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12月18日,该事故调查委员会披露最新塌陷原因分析结果,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详细了解一下吧~
提出发生塌方的9种可能原因
12月18日,事故调查委员会召开第五次会议,东日本高速道路公司关东分公司(以下简称“关东分公司”)在会议中提交了9种可能导致塌方的原因。
由于开挖前表层土体状况不良导致塌陷的原因
01 原因一:地下管线的漏水、进水
02 原因二:地下水、地下水位波动、降雨的冲刷
03 原因三:既有建构筑物产生的影响以及建构筑物回填段受到冲刷
由于盾构施工而导致塌陷的原因
04 原因四:刀盘结泥饼及其处理作业的影响

05 原因五:掘进时土压力不稳定
06 原因六:掘进后超挖的影响
07 原因七:处理刀盘结泥饼时采用的泡沫造成土层松弛加剧
08 原因八:隧道掘进时产生的振动导致周边土体压实、局部液化的影响
09 原因九:盾构施工时涌砂的影响
盾构隧道施工将可能是塌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东分公司就这9种可能原因进行了施工数据分析和现场调查,从中得出:不能否认地下存在经年累月自然形成空洞的可能性,但经钻探勘察确认塌陷和空洞的部分是沿着隧道方向局部下陷的,所以推测,盾构隧道施工很可能是导致塌方和空洞的原因之一。
即是说,虽然列举了9种可能的原因,但其实盾构施工可能是导致塌方的主要原因。
在发生塌陷和空洞处附近取土调查,发现土体中的细粒含量极低、砾石居多,土的塑性流动性和止水性下降,这可能导致刀盘结泥饼而无法转动。随后又对盾构注入泡沫后的周围地层进行试验,证实注入泡沫后影响了土层的塑性流动性与止水性。
同时关东分公司还表示,由于遭受居民投诉施工振动较大等原因,延长盾构机夜间停工的时间,也增加了刀盘结泥饼的概率和频率。
关于本次东京外环线隧道发生的塌方事故,日本方面还将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但是,该项目中发生路面塌陷的情况也对业界的超大直径盾构施工敲响了警钟。如何采取适当的盾构施工控制手段,比如:如何确保开挖面稳定,排除刀盘泥饼的现象,控制盾构超挖等,来确保工程顺利安全的完成,将是大家必须重视和思考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