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 内容

全国首例新管幕法盾构工程正式掘进

  来源:中国网  发布:2017/12/18  浏览:+ 放大字体 | - 减小字体

摘 要:12月16日,随着刀盘缓缓转动,太原迎泽大街东延控制性工程——下穿太原火车站的“晋龙号”盾构机正式掘进。这是我国首例采用新管幕法施工的项目,标志着在火车站下埋深最浅、施工难度最大的通道工程实现重大突破。

盾构机“晋龙号”始发

12月16日,随着刀盘缓缓转动,太原迎泽大街东延控制性工程——下穿太原火车站的“晋龙号”盾构机正式掘进。这是我国首例采用新管幕法施工的项目,标志着在火车站下埋深最浅、施工难度最大的通道工程实现重大突破。

据介绍,该工程下穿太原火车站10条高铁、重载铁路、普轨等多种线路,埋深最浅的地方只有2.7米,如同在动脉血管旁做手术,安全风险与施工难度极大。

太原火车站具有110年的历史,属于特等火车站,旅客到发量日均13.3万人次,每天有140多辆列车发往全国各地。该站历经5次大型、20多次小型站改,施工区域内存在废弃桩基础、旧钢轨、旧轨枕等200多处障碍物。

为了在施工中最大限度地减小对车站运营的影响,保证列车正常行驶,施工单位结合工程实际,联合厂家,开展技术攻关,“量身定做”了4台小型盾构机,在埋深较浅的施工部位使用2台敞开式盾构机,埋深较大处使用2台土压平衡盾构机,创新采用新管幕法,先打小管道,再形成大隧道,以降低施工风险,确保高铁运行。

施工中,盾构机在火车站南北2个施工区域,由东向西各掘进20次,每个通道都形成20个100多米长的钢管通道,呈环形排列,再将两个通道的钢管分别切割焊接,进行“穿针引线”,连成两个类似手链形状的整体通道,极大地降低施工风险,确保工程质量。

该工程实现了机械制造和技术创新的完美融合,大大提高了我国隧道暗挖技术的科技含量。新管幕法是我国新兴的暗挖工艺,全国首次,世界领先,既降低了施工风险,又不影响火车站的正常运营。

始建于1955年 、号称“三晋第一街”的迎泽大街被火车站“拦腰截断”,阻碍了太原东部地区的发展。迎泽大街东延段工程是打通太原市向东扩展的“咽喉要道”,也是我国第一条盾构施工的双线8车道通道。建成后,将实现铁路东西两侧贯通,对于改善城市交通路网、便利公众出行和平衡太原市经济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工程预计2018年年底完成主体施工并投入运行。

编辑:徐蓉蓉

隧道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隧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隧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隧道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凡本网来源注明为非隧道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该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仅作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关键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回复限1000字以内!)

加载更多...


隧道网手机版
隧道网微信公众号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