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上海田林路项目模拟大考结束!田林路管幕试验段第6根钢管幕90米完成贯通!这意味着,历时2月全长257.5米的六节管幕顶进试验获得成功,为后续田林路项目钢管幕推进“大考”提供了有用施工经验。

回顾——让时间倒回2月前
5月13日,田林路地道工程管幕试验段首节S1基准管开顶
钢管内径800毫米,壁厚12毫米,管材Q235B。试验场地位于东区接收井附近桂果路以东的围挡内,管幕穿越土质与实际施工区域土质类似,上排管幕埋深约2.8米;顶进轴线设计是5‰下坡,也与后续穿越中环线管幕施工情况一致。单根钢管顶进距离33米,共5根,第6根距离90米;前5根33米管幕分别由5节组成,第一节是5米的基准节,后三节是长7米顺接管,最后是长7米闭合管。


7月初,前面五节管幕试验段完成贯通
在此基础上又试验了一节与实际距离更接近的第6节试验段(长90米),因为前期打下的良好基础以及充分准备,此次节试验段一个多星期就完成贯通。

探疑,为什么要做管幕箱涵试验段
管幕试验段施工目的是改进钢管幕工法和结构优化,完善现场信息化监测数据,为后续钢管幕正式推进提供经验。

管幕试验段施工难点主要是对管幕水平、竖直和轴向扭转偏差的控制,而此次试验段主要是通过创新管幕接头方式和管幕激光导向技术来实现。
试验段推进步骤分解
第一步
用创新管幕接头方式提高管幕整体性和止水效果。


第二步
采用内锁口形式来实现偏差控制,为后续正式推进提供了一系列锁口形式、操作标准和施工方法,也使操作工人熟悉了设备性能和后配套布置形式,完善了管幕顶进操作规程。


第三步
用管幕激光导向技术提高顶进精度。专门研制管幕专用顶管机及激光导向纠偏系统,通过试验段证明顶管机和纠偏系统的工作性能良好,尤其是顶进精度的保证,以及对地层的适应性可靠。


第四步
试验段钢管都在极浅覆土下顶进(最浅埋深仅2.8米),且是多根钢管近距离累积顶进。运用专门小口径钢管幕顶进机头,加上全部监控机械化操作平台,可有效控制地面沉降。


管幕试验段的施工是按顺序先顶进S1基准管,再顺序推进S2和S3顺接管,最后如图所示再做S4顺接管和S5闭合管。第一节基准管和第二第三节顺接节施工主要是实现水平方面整体管幕偏差控制。第四节顺接管和第五节闭合管施工主要是实现竖直方面整体管幕偏差控制。


管幕试验段完成后,7月底将开始行车安装,8月份初管幕顶进设备进场,8月25日开始58根长82米钢管幕顶进,11月下旬形成口字型的钢管幕整体,为明年箱涵正式推进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