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京蓟城际铁路正式开通,成为国内第一条由县域始发直达首都北京的城际快车。在交通一体化方面,京津冀将按照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和一体化服务的要求,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交通网络。
“轨道上的京津冀”
按照规划,京津冀之间将有27条城际铁路,未来将形成3796公里的铁路网。在区域范围内,将实现以京津为中心,辐射周围的3小时高铁交通圈。在高速交通圈的支撑下,京津冀区域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城市群将成为可能。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核心是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未来,国家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郊铁路、城市地铁,将构成京津冀之间的四层轨道交通网络。
“通畅、智能的京津冀”
未来,京津冀区域内,国家高速公路的所有“断头路”将被打通,区域路网格局由“单中心、放射状”向“多中心、网格状、全覆盖”转变;三地之间公交、地铁可以一卡通行。
除了便捷的轨道交通外,公路网络化、公交智能化也将助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进程,更加方便三地百姓出行。
据悉,交通运输部与国家发改委确定的涉及京冀间的国家高速“断头路”有3条,即:京秦高速、京台高速、首都地区环线的密涿高速。按照计划,京津冀国家高速公路的所有“断头路”有望在2017年全部打通。
三地还将建设“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全长约940公里。京台高速建成后,《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7条首都放射线将全部实现。
此外,京津冀三地将力争在2017年实现区域公交、地铁“一卡通”互联互通。此外,目前北京与全国13个省市实现了ETC不停车收费联网,去年底京津冀三省市ETC用户达到了245万,未来还将继续扩大。
“机场一体化的京津冀”
6月初,河北省国资委与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签订《河北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委托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管理协议书》,河北机场集团正式纳入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管理,从而实现京津冀三地主要机场统一管理、一体化运营。
同时,北京新机场也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之中。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表示,目前的重点是要加大对京津冀三地机场一体化运行的政策扶持,力争到2020年初步形成定位明确、协同运营、互利共赢、与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相适应的多机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