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 内容

郑州沈庄北路—商鼎路下穿中州大道隧道正式通车

  来源:隧道网  发布:2015/8/31  浏览:+ 放大字体 | - 减小字体

摘 要:郑州沈庄北路—商鼎路下穿中州大道隧道已于8月29日正式通车。至此,郑州市红专路、纬四路、沈庄北路——商鼎路3条下穿中州大道隧道已全部顺利通车。

郑州沈庄北路—商鼎路下穿中州大道隧道已于8月29日正式通车。至此,郑州市红专路、纬四路、沈庄北路——商鼎路3条下穿中州大道隧道已全部顺利通车。

沈庄北路—商鼎路下穿隧道于2013年12月开始主体施工,由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体施工,起始于沈庄北路滨河路交叉口,终点位于商鼎路通泰路交叉口处,工程概算总投资80626.37万元,全长1100米。建设规模为双向四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中间两孔为机动车道,南北两孔为非机动车道,两侧地面分设机动车道和人非通道。

隧道断面为4孔结构,采用10.4m×7.5m矩形顶管施工机动车道,6.9m×4.2m矩形顶管施工非机动车道。

该工程在施工设备、施工工艺等方面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首次采用断面为10.4m×7.5m世界最大矩形顶管设备顶进212m,非开挖施工确保了主干道的通行,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二是在同等截面积下,相比圆形隧道,能多提供35%左右的地下空间;三是可减小隧道埋深,提高浅层地下空间利用率,增加城市隧道建设方式的多样性;四是通过市政重点工程建设促进大型装备研发,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隧道内装有14台通风设备,平时可将隧道内的汽车尾气及时抽离出去,遇到突发情况比如火灾可以快速排烟。隧道还安装了全自动抽水设备,遇上大暴雨时可自动抽水,避免积水影响车辆通行。此外,双回路电源这一供电模式保证了隧道实现全时正常照明及设备正常运转。

在该项目中,施工单位创新研发的“超大断面土压平衡矩形顶管施工成套技术体系”,首创了“多方位立体组合式PLC控制的土体改良技术”等施工工艺,揭示了超大型全断面矩形顶管掘进施工的地表沉降规律;此外还创新研发了“顶管始发保压止水装置”、“顶管自动测量导向系统”,首次设计研发了超大断面矩形管节钢模,形成了超大管节整体构筑技术,实现了高精度、高效率管节生产。

红专路、纬四路、沈庄北路——商鼎路三条下穿中州大道隧道的建成,对于进一步加强新老城区之间的联系,大大缓解农业路、黄河路、金水路、郑汴路等道路的交通拥堵问题,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破解畅通郑州的大课题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探索和创新市政工程建设中保证主干道不断行的情况下进行工程施工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关链接

红专路下穿隧道,西起红专路与姚寨路交叉口,东到红专路与龙湖商务外环路交叉口,长801米。

纬四路下穿隧道西起纬四路金水河桥,过中州大道后接CBD商务西三街,后转向东南与CBD商务外环路相接,全长909米。

沈庄北路(福元路)—商鼎路下穿隧道西起福元路与滨河路交叉口,东到商鼎路与通泰路交叉口,全长1100米。

编辑:沈达文

隧道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隧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隧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隧道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凡本网来源注明为非隧道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该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仅作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关键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回复限1000字以内!)

加载更多...


隧道网手机版
隧道网微信公众号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