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馆banner

您的位置:首页 > 书馆 > 书讯

新书推荐:盾构施工主要问题与案例分析

作者:  来源:隧道及地下工程大讲堂  发布:2021/3/18  浏览: + 放大字体 | - 减小字体

摘 要:本书结合工程案例分析,深入阐述了盾构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工程问题。主要内容包括:盾构始发、到达、空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软硬不均地层、全断面硬岩、易结泥饼地层及小半径曲线盾构等特殊不良地层式掘进中的常见问题,管片开裂渗漏、盾构切桩、盾构涌水、盾构及管片旋转、盾构施工遭遇有害气体等复杂工况下的常见问题处治技术,以及盾构工作压力计算与选取、盾构仓内高压动火技术、饱和带压进仓技术、常压换刀刀盘的应用与改进、多模式盾构应用、渣土垂直皮带提升技术、渣土零排放与资源化利用等其他核心关键技术。


前  言

这本书兑现了一个承诺,抚平了我心中的焦虑。近年来每当空闲时我总感到如芒在背,隐隐有欠债未还的不安。2017 年我应邀在“隧道及地下工程大讲堂”微信公众号做了“盾构隧道施工关键技术与工程案例”讲座。讲座中我承诺还要就盾构工作压力选取、仓内带压动火、饱和带压换刀、常压换刀技术应用心得等内容开展第二期讲座,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兑现。伴随时间的流逝,我内心的不安日渐增加。三年来我一刻也不曾忘记自己的承诺,不遗余力积累素材,研究、思考相关问题。而今这本书的出版也许能够缓释我内心轻诺之隐忧。

这本书没有高深的理论,适合土木工程师作为工具书参考。隧道施工技术属于自然科学体系下的应用技术范畴,工程师解决问题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本书内容摒弃复杂的计算和深奥的理论分析,写作方式为提出工程问题、分析产生问题原因、结合工程案例讲解经验得失,形成技术结论。“表达简洁易懂、教训客观呈现、经验可以复制”是本书的特点。

本书共 21 章,内容涵盖盾构的始发到达、空推、软硬不均地层、硬岩地层、小半径曲线、易结泥饼地层掘进、盾体旋转、地层涌水、有害气体防治、盾构工作压力选择、盾构切桩、饱和带压进仓、仓内高压动火、渣土垂直提升与资源化利用等。结合大量工程案例,详细阐述异常工程问题的特征,并针对性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与措施。

这本书汇聚了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铁隧道局”)工程技术人员集体智慧。中铁隧道局是我国隧道与地下工程的领军企业,拥有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盾构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教训。本书参编人员涵盖了从事科学研究、装备制造、施工技术等方面的一线工程师,文字或许不工,经验应当宝贵。

这本书播种了一个希望,希望充当垫脚石。近年来隧道事业蓬勃发展,经验不足导致盾构工程事故频发。本书通过21章内容,全面梳理总结了盾构施工可能遇到的主要工程问题,虽属一家之言,却也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希望能起到航标警示作用。让后来者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审视问题,从前人的脚印中取精华、弃糟粕。

本书系“面向挑战的隧道及地下工程”系列丛书之一。丛书由中铁隧道局组织编写,总工程师洪开荣担任总主编,依托中铁隧道局承担的重、大、艰、险工程项目以及

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系统梳理总结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的建设关键理论、创新技术与发展成果。

本册主编郭卫社,副主编高攀、冯欢欢,具体编写分工:高攀、张迅、韩丹编写第 1 ~ 3 章;陈艺升、高攀、李建宁编写第 4 章;李建宁、陈艺升、何列编写第 5、9、14 章;陈玉林、李政编写第 6 章;张兵、王百泉编写第 7、8、21 章;何列、张迅编写第 10 章;李沿宗、韩丹、谢有才编写第 11、12、13 章;冯欢欢、王百泉编写第 15、16 章;吴建宏、花煜编写第 17 章;王百泉、李荆、谢韬编写 18、19、20 章。本书由中铁工程装备集团张宁川教授级高工、天津大学张稳军教授、中铁隧道局干昆荣教授级高工主审。编写过程得到了许多现场技术干部的支持和帮助,在此向他们致以诚挚的感谢。

尽管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但盾构施工是一个复杂而具体的生产过程,加之时间仓促、水平有限,疏误难免,希望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隧道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隧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隧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隧道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凡本网来源注明为非隧道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该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仅作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关键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回复限1000字以内!)

加载更多...


隧道网手机版
隧道网微信公众号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