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馆banner

您的位置:首页 > 书馆 > 工程档案

软土富水地区矩形过街地道盾构顶管法施工关键技术

作者:​靳炳强   来源:中天重工   发布:2022/5/9  浏览: + 放大字体 | - 减小字体

摘 要:以杭州市大学路~庆春路矩形断面过街人行地道工程为例,首先介绍了工程概况、盾构顶管法的特点以及关键工艺流程;紧接着对进出洞口加固与止水、盾构机的顶进施工、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置换注浆、监控量测等施工关键技术做了阐述;最后提出了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工程实践表明,在软土富水地区,矩形断面过街地道采用的盾构顶管法施工技术是成功的,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工程概况

工程设计情况

工程位于杭州市庆春路与大学路交叉路口,走向为南北横穿庆春路,交叉路口东北侧为三瑞厦、东南侧为远洋大厦、西南侧为青春外贸大厦,西北侧为银座大厦,东侧距运河支流约25m。

人行过街通道平面布置呈“一”字型,共设置4个出入口,均出地面,建筑面积为1135.5m二地下主通道净宽6.2m,净高3.0m,长度为32.74m,覆土深度约为5.6m,两端出入口采用明挖法施工,主通道采用盾构顶管法施工、矩形管节支护,设计纵断面如图所示。

设计纵断面图(mm)

地质条件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基坑开挖依次穿越杂填土、砂质粉土,基底坐落于砂质粉土层,其特点是震动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

水文条件

建场地地下潜水类型主要为人工填土层及粉土层中的孔隙潜水,以粉砂土分布为主,其渗透系数较大,不良地质表现为管涌、流土以及工程震动液化。

盾构顶管技术

定义

盾构顶管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组合技术,原理是借助顶进设备将盾构机与其后方管节同步顶入前方土体,顶进的同时利用盾构机挖出土体,水平运输至工作井后采用龙门吊吊出,每一管节顶进完成后,增加管节重复顶进,直至通道贯通。

技术特点

(1)施工期间无需中断交通。采用顶管法对地面无任何影响,施工控制精度高,对周边环境影响小,具有明显优势。

(2)施工噪声与震动较小,对周边居民基本不干扰,同时利于职业健康保护。

(3)管节整体工厂化制造,构件质量可靠,便于现场拼装。

(4)施工所用盾构机、顶推设备体积小、重量轻,易拆卸 、易安装 、运输方便。

工艺流程

盾构顶管法施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关键技术

进出洞口加固及止水

根据前述地质、水文条件可知,工程位置处于软土区且地下水丰富,为了保证顶管进洞及正常顶进的施工安全需要,须对进出洞口进行力個和止水。

进出洞口加固。顶管始发井、接收井洞口均采用ɸ850mm@60mm三轴搅拌桩加固,加固范围为沿顶管顶进轴线方向3m,顶管两侧各3m,深度自地面至顶管底板以下3m。

考虑始发井后背作为顶推设定的反力墙使用,对其采用加固方式,加固范围同上。

进出洞口止水。始发井洞口:根据设计文件,施工前安装帘布橡胶板密封洞圈,防止润滑泥浆和地下水涌入工作井,并在洞口外侧设置2个ɸ80cm降水井。

盾构机顶进施工

(1)关键参数的设定

 1)正面土压力的设定

  本工程采用多刀盘(6个)土压平衡式盾构机,其高度4.7m、长5.6m、宽度7.1m,含配件总重量130t。

  平衡土压力根据弹性土压力理论进行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P为土压力(MPa);K°为软黏土侧向系数,按tan²(45°-

φ/2)计算,φ取30.7°。y为容重,取19.7 kN/m³;h为覆土深度,管道上部取5.6m,下部取10.3m。

经计算,K°=O.33,P上=0.036 MPa,P下=0.067MPa。

顶管机从加固区进入原状土时,应保持正面土压力稍大于理论计算值,以避免产生地表沉降。为防止顶管机下沉,将管片通过内壁埋设的预埋件,用钢板将机头与其后的三节管片进行焊接。

2)主顶力的设定

总拉力为初始拉力与盾构机的迎面阻力之和,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初始拉力F1计算公式为:

盾构机的迎面阻力F2计算公式为:

式(2)~(4)中:F0为总顶力标准值(kN);h为盾构机高度,取4.7m;ɑ为盾构机长度,取5.6m;b为盾构机宽度,取7.1m;Fk为管道外壁与土的平均摩阻力,取5.0kN/m²;l为顶进长度,取32.74m。

据公式计算知,总顶力F0为55136.49kN,远小于盾构机额定主顶力24000kN。

以上数值为理论计算值,土压力值应根据地质条件、监控量测数据等作相应的调整修正。

出土量控制。随着顶管开挖断面的增大,出现渣土改良的不均性、土舱内各点压力差别较大等风险,对开挖面的稳定带来不利影响。顶管推进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出渣量,同时应重视盾构机前方的土体改良。

本工程理论出渣量为49.23m³,实际出渣量控制在理论出渣量的98%-102% ,地层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

掘进轴线控制。顶管机在软土层中推进时,周围地质情况极易对顶管的姿态产生重要影响。

在盾构机顶进过程中,控制最大纠偏角度在1.5°以内,不得超出盾构机自纠偏能力,一般可通过反转刀盘等方法纠正。盾构机的掘进过程是不断纠偏的过程。施工现场在每一管节顶进到位后,测量盾构机头的状态、姿态、空间位置,确认是否与设计要求相吻合,以免引起土体扰动或者管节间出现张角。

 地面沉降控制。具体措施:

(1)初始顶进速度宜控制在1~2cm/min;正常顶进时,顶进速度宜控制在2~3cm/min;

(2)根据地质水文、监控量测数据等优化调整土压力设定值;

(3)控制出渣量在理论计算值的98%-102%之间,否则应分析原因;

(4)控制过往车辆流量及行驶速度,限制重型车辆通行,避免产生较大的震动。

盾构机止退控制。在拼装管节、加垫块、主顶油缸回缩时,机头和管节会后退20-30cm,造成盾构机头前方土体失去支撑而坍塌。

为保证施工安全、确保管节状态稳定,在始发井内设置专用止退架,利用管片沿环向设置的预留吊装孔阻止管片后退。

顶进过程中的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

同步注浆与二次注浆均压注触变泥浆,为了使浆液压注后均匀分布,注浆管路采用并联方式,保证各注浆孔压力值相等或者接近相等。

同步注浆。(1)同步注浆的作用,为减少管节与周边土体间的摩擦力,在管节顶进过程中进行同步注浆。为加强同步注浆管理,做到注浆掘进,不注浆不掘进。(2)注浆压力控制,注浆压力一般为掘进面水土压力1.2-1.3倍,顶进过程中应根据地层特征及水压力进行调整;注浆范围为顶管机后方3~5环管节,亦可根据现场实际进行调整。

二次注浆。(1)二次注浆的作用,为了补充土体及同步注浆失水、预防路面发生不均匀沉降、保证触变泥浆套的完整性,需要进行二次注浆施工。(2)技术要点,①可在顶管推进过程中,每掘进10~15m完成一次二次注浆,其注浆量为同步注浆的0.2-0.3倍,并结合顶进推力、地层参数、地表沉降等参数进行确定。

②在始发洞门15~20m范围内须持续的补充注浆,每掘进一环注浆量为0.6~0.8m³。

置换注浆

盾构机顶进施工结束后,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置换施工过程中压注的触变泥浆,以便及时固结通道,同时加强防水。

注浆压力为同步注浆时的0.2-0.3倍,置换注浆环向从管节顶部对称向下部施工,轴向从始发端朝接收端压注。

盾构机接收

顶管贯通前应对盾构机所处的轴线、状态、姿态等进行复核测量,以便出洞后正确坐落到接收井的基座上。在盾构机出洞时的施工要点:

(1)机头进入加固区后,立即停止注浆,以增加摩擦力、防止地下水进入通道。

(2)第一管节顶入加固区后停止顶进,及时通过管节注浆孔注入聚氨酯。

(3)盾构机切口距离接收井维护结构20cm左右时停止顶进,立即凿除洞门灌注桩混凝土。

(4)灌注桩混凝土凿除后,盾构机立即顶进,待第一管节前端部进入接收井维护结构20~40cm时停止顶进。通过第二管节注浆孔注入聚氨酯,通过第三管节注浆孔注入双液浆液。

(5)接收托架的轨面标高除适应于线路情况外,适当降低20mm,以便盾构机顺利上托架。

(6)盾构机吊出接收井后,尽快封堵管节与洞门之间的缝隙。

监控量测

监测原因。(1)工程所在位置为软土地质且地下水位较高,在水头差及渗流作用下,地下通道施工过程中易产生管涌、流砂等现象。(2)充分考虑了通道上部道路车流产生的动荷载影响、施工振动时易产生振动液化现象,避免发生安全质量事故。(3)工程所处周边重要建筑物、重要管线较多,交通流量大、行人多。(4)为了及时反映结构及周边环境状态,对注浆全程实时监测。

监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外部环境、顶管通道进行严密监测。 (1)外部环境监测, ①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沉降及变形监测; ②围岩变形监测,如地表隆陷、掌子面变形、土体垂直位移、土体水平位移等; ③ 地下水参数情况的监测,如地下水位、渗水压力等。(2)顶管通道监测,围岩与通道结构相互作用监测,包括管节顶部沉降、周边净空收敛位移、管节内力和变形等。

警戒值设置。根据设计图纸结合水文地质条件,报警按照累积变形和变形速率分级控制,拱顶沉降和地面沉降值达到20mm为三级报警,可以正常施工;达到34mm为二级报警,即异常,需引起注意,如连续3d变形速率有增大趋势时,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达到50mm时为一级报警,停止施工,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

施工注意事项

在工程施工期间,为确保周边建筑以及施工安全,始发井后背25m、接收井后背15m范围内土体不得开挖。

在顶进过程中,应该合理控制顶进速度,最大限度地减小顶进过程中对周边土体的扰动。

在顶管始发及接收时,应该提前将地下水通过现场降水设备降至底板以下1m,以确保现场施工安全。

顶管过程顺利进行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控制土层扰动引起的地表沉降。顶进过程中为控制地表沉降,应对开挖土体进行改良,土体改良所采用 浆液配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管节拼装时,严格控制管节水平及竖向误差,允许误差范围为0~1mm。

顶进施工过程中,要随时准备纠偏,严格控制千斤顶顶力和顶管机出土量,确保顶进方向正确。

富水软土地区顶管时,将盾构机垂直姿态降至设计轴线以下一定数值(≤5cm),以此抵消管片位移量,即可保证成型隧道的轴线精度。

结语

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与创新,盾构顶管法被推广应用到城市过街地道工程施工。但矩形断面过街地道工程,在软土、富水具体环境中应用的并不多,技术人员应从关键技术、顶进设备、施工管理等方面加强控制。

隧道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隧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隧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隧道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凡本网来源注明为非隧道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该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仅作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关键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回复限1000字以内!)

加载更多...


隧道网手机版
隧道网微信公众号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