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馆banner

您的位置:首页 > 书馆 > 工程档案

【回眸十五】上海地铁:9号线区间盾构穿越新建桥梁及拔桩区施工技术

作者:  来源:隧道网  发布:2017/8/21  浏览: + 放大字体 | - 减小字体

摘 要:2005年10月,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地铁盾构新建桥梁及拔桩区。施工中,在采用无损拔桩施工技术清除桩基后,合理确定回填土配比,为盾构穿越拔桩区创造有利条件,并充分地利用地面沉降监测和测斜管采集的施工监测数据,在盾构穿越新建桥梁及拔桩区施工前合理确定和调整盾构施工参数,并结合盾构施工控制措施,并切削Ф800mm钻孔灌注桩(130纤维钢筋混凝土),从而保证了新建桥梁和运行中的老桥的安全,创造单日32环(38.4m)的推进纪录。

工程概况与拔桩回填

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虹梅路站~桂林路站~宜山路站区间隧道是9号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区间隧道第574(隧道中心标高-17. 404m)~第594环(隧道中心标高-17. 500m)须穿越桥梁一座,受隧道纵向坡度限制,隧道不能从该桥的桩基下通过。隧道全长2273m(上行线长1162m,下行线长1111m),主要穿越的土层为④1淤泥质粘土、④2砂质粉土、⑤1-1粘土、⑤1-2粉质粘土、⑤2-1砂质粉土夹粉质粘土和⑤2-2砂质粉土。用Ф800mm套管按照无损拔桩流程进行拔除,如果遇到桩基倾斜比较严重,用Ф800mm套管难以拔除时,再换用Ф1200mm钢套管进行拔除,从而减小了对土体的扰动。为防止形成河水的渗水通道危及隧道施工安全,须进行回填。回填土的性状接近或稍强于原状土时,可以满足盾构穿越的各项要求。

隧道与桥梁北侧桩基位置关系平面图

盾构穿越施工监测

对新建桥桩及老桥沉降进行监测,在桥梁两侧桥台沿隧道轴线方向12m范围内布点,监测点间距为3m,共计8个测点。盾构穿越新建桥桩时,与桩基的最小净距为1.5m。为更好地掌控盾构的推进参数,从而减小对新建桥梁钻孔灌注桩的影响,在盾构达到桥梁前,布置倾斜监测点。

盾构穿越新建桥梁及拔桩区测点及测斜管平面布置图(单位:mm)

盾构穿越信息化施工

根据施工期间地面跟踪监测结果,绘制地表沉降曲线。根据先期推进监测数据设定初值,确定盾构在穿越桥梁拔桩区时的土压力为0.31MP。根据测斜管变化,反复调整盾构穿越前的施工参数。根据盾构开始穿越新建潘家桥和拔桩区时,测斜管平行和垂直于轴线两个方向的位移变化数据,确定了盾构穿越拔桩区的推进速度为18mm/min。

盾尾分别在493环和566环时第431~566环地面沉降曲线图

盾构施工控制措施

施工过程中,除了合理调整平衡土压力值和推进速度外,在穿越新建桥梁和拔桩区时,注意观察推进时螺旋机出土口的土质变化情况,加强盾尾密封油脂和同步注浆的管理,以防止盾尾渗水、漏浆;盾构按照勤纠、少纠的原则进行推进轴线调整,同时注意观察管片与盾壳的间隙,相应区域油压的变化量随出土箱数和千斤顶行程逐渐变化,以减少盾构施工对周围土体的扰动。使盾构均衡匀速施工,盾构姿态变化不致过大、过频。严格控制同步注浆量和浆液质量,每环的压浆量,一般为建筑空隙的200%~250%,即每推进一环同步注浆量为3.32~4.14m3。泵送出口处的压力应控制在0.3MPa左右。

盾构推进速度及CX1测斜管最大位移量变化曲线图

盾构穿越监测结果

施工中,在采用无损拔桩施工技术清除桩基后,合理确定回填土配比,为盾构穿越拔桩区创造有利条件,并充分地利用地面沉降监测和测斜管采集的施工监测数据,在盾构穿越新建桥梁及拔桩区施工前合理确定和调整盾构施工参数,并结合盾构施工控制措施,顺利切削钻孔灌注桩从而保证了新建桥梁和运行中的老桥的安全,创造单日32环(38.4m)的推进纪录。盾构穿越采用信息化施工,根据桥梁沉降监测数据,盾构在穿越新建潘家桥和拔桩区的过程中,未对新建潘家桥和老桥造成不利影响,新建桥和运行中的老桥均得到了很好保护。

隧道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隧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隧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隧道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凡本网来源注明为非隧道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该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仅作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关键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回复限1000字以内!)

加载更多...


隧道网手机版
隧道网微信公众号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