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馆banner

您的位置:首页 > 书馆 > 工程档案

武汉长江隧道

作者:  来源:隧道网  发布:2015/8/27  浏览: + 放大字体 | - 减小字体

摘 要:武汉长江隧道位于武汉长江大桥和武汉长江二桥之间,是万里长江上的第一条穿江隧道,又称“万里长江第一隧”。隧道起于汉口大智路铭新街平交口,止于武昌友谊大道东侧,与规划的沙湖路衔接,并在汉口端设胜利街右进隧道匝道、天津路右出隧道匝道,在武昌端设友谊大道南北方向右进匝道和右出匝道各两条。

工程概况

 

武汉长江隧道运营剖面图

武汉长江隧道工程,1976年,铁道部第四勘察设计院曾提出在今长江二桥处建设水底隧道。1999年,开始对过江隧道(含地铁项目)工程进行预可性研究。2001年,过江隧道(含地铁项目)正式上报国家计委。2002年,长江隧道工程(含地铁项目)方案获国家计委初审通过。2004年11月破土动工,2008年4月19日,双线隧道成功贯通,2008年12月28日武汉长江隧道试通车。

武汉长江隧道位于武汉长江大桥和武汉长江二桥之间,全长3.6km,双线4车道。其中,东线隧道长3295m,西线隧道长3303.6m。武汉长江隧道是目前中国地质条件最复杂、工程技术含量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江底隧道工程。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在开挖这一江底隧道的过程中,成功攻克了五大施工技术难题:

(1)姿态控制,盾构机穿越软硬不均的地质,掘进姿态难以控制;

(2)高水压,隧道从水面到底部深57m,江水的压力极大,防止隧道透水; 

(3)超浅埋,部分地段盾构机离地面只有5~6m; 

(4)强透水,隧道两岸大部分为粉细砂地层,一旦透水,后果不堪设想;

(5)长距离掘进,由于地质变化大,盾构机必须一次性推进2500多米。

工程技术

 

武汉长江隧道工程平面图

武汉长江隧道的建设施工必须在防洪设施密集、城市建筑众多的中心城区进行,盾构机在地底下挖掘,容易引发土壤沉降,造成建筑坍塌。中铁隧道联合体在施工的过程中,采用“气垫式泥水平衡技术”,使盾构机掘进时波动很小,保持水压平衡,水土沉降控制在3cm以内;针对长江武汉段江底大部分为粉细砂地层,防渗水成为长江隧道施工的又一大难点,隧道建设联合体采用最新的防水接缝技术,注浆采用高分子聚合物新材料,为江底隧道的施工开创先河。武汉长江隧道可抗击6级地震和300年一遇洪水侵袭。

武汉地质条件复杂,有粘土、粉土、粉细砂、卵石,还有岩层,地层是上软下硬。与其他长江隧道相比,武汉地质情况最复杂,砂石多,水压最高,地面建筑多,技术难度也大。但从2004年11月动工至今,武汉过江隧道运用各种先进技术,解决了一系列意外状况,没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按预定工期完成。

几次险情

 

武汉过江隧道在施工中,也出现过几次紧张时刻。首次遇险。在江南竖井开工时,由于地下水多,压力大,深21.5m的市政基坑武汉以前没有过。基坑挖到底部时,突然出现管涌,由于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险情很快排除。最惊心动魄的一次遇险,是在长江江底。当时,盾构机要拐弯,没想到隧道壁上的管片,有一角出现裂缝,水和土极容易渗透进来,导致重大风险。幸亏之前有预案,2个小时紧张抢险后,险情被排除。

最后怕的一次险情。当盾构机在江底掘进时,居然碰到了炸弹,是日本侵略时丢到江底的。当时,施工人员只是感觉到盾构机碰到了异物,但并没有发现炸弹,直到盾构机在汉口出洞后,人们清理盾构机前面的杂物,才发现一枚长50cm的炸弹。

最紧张的一次险情。盾构机到汉口后,准备破洞贯通,这个时候极容易出危险。这时,弄不好会出现塌陷,造成周围建筑物垮塌,甚至把盾构机埋进去。施工单位对洞口进行加固处理,确保盾构机安全“爬”出洞。

“高压进舱”险情。盾构机在江底掘进时,周围的压力很大,而工程潜水员必须进入盾构机前面的重压机舱里了解情况,这就是“高压进舱”。潜水员一般能承受3kg的压力,而此时需要承受4.5kg压力。为解决这一问题,施工方请了海军工程大学的专家来培训,采用了新技术。当技术人员第一次进去时,大家都捏了一把汗,出来时,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盾构机穿越江南的武九铁路时,施工人员绷紧了神经,24小时巡视,火车随时都可能经过,最后没有出现任何异常。位处汉口的116年鲁兹故居,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离江北的竖井南侧仅20m,保护难度极大。鲁兹故居是一栋西式两层砖木结构楼房,盾构机从它下面经过时,距离上面房屋只有6m,该处地质条件差,容易下陷。施工方控制掘进参数,科学防护监测,盾构机经过后,房屋下陷不超过1cm,建筑完好无损。

隧道运营

 

武汉长江隧道总建筑长度3.6km,分左、右两条隧洞,每线各设2车道,宽7m,车道净高4.5m,运营车速设计50km/h,于2008年12月28日试通车,是中国第一条开建、最先贯通的长江公路隧道。

隧道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隧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隧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隧道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凡本网来源注明为非隧道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该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仅作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关键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回复限1000字以内!)

加载更多...


隧道网手机版
隧道网微信公众号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