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馆banner

您的位置:首页 > 书馆 > 工程档案

【回眸十二】泥水盾构:上海龙耀路隧道工程技术

作者:  来源:隧道网  发布:2017/5/5  浏览: + 放大字体 | - 减小字体

摘 要:2008年3月,上海世博会配套工程龙耀路隧道采用地下匝道形式实现了两级疏解,有效解决了近远江交通问题,隧道内增设风道减少排风塔数量,减少对密集居民区的环境影响。首次采用以柱代墙的形式,增加近30米视距,减少了因视线受阻带来的行车风险。隧道于2010年4月通车,是当时黄浦江上设计、施工速度最快的越江公路隧道。

隧道单层柔性衬砌错缝拼装

2008年3月,上海龙耀路隧道开工。2010年举行上海世博会,大大促进了黄浦江沿线南浦大桥至卢浦大桥之间的地区以及后滩地区未来的区域发展,并诱发了该区域的越江交通需求。龙耀路越江隧道位于上海徐汇区和浦东新区,全长4040m,隧道北线盾构段长1146m,隧道直径为11.38m,隧道采用一定接头刚度的单层柔性衬砌进行错缝拼装,隧道全长约4.04km,其中盾构段的平面最小半径为750m,最大纵坡为4.95%;隧道主线的最大纵坡为5.5%,匝道的最大纵坡为5. 9%。2009年10月20日,2010年上海世博会重大交通配套工程龙耀路越江隧道北线实现结构贯通。

隧道内增设风道

上海龙耀路隧道采用地下匝道形式实现了两级疏解,有效解决了近远江交通问题。隧道内增设风道减少排风塔数量,减少对密集居民区的环境影响。浦东3号工作井位于成山路、西营路口,周边居民区密集,环境条件复杂,如设置高风塔会对用地及周边建筑物有较大影响。为此在设计中充分利用了浦东2号~3号工作井之间盾构车道板的下部空间作风道,将废气引至浦东2号工作井排风塔,实现了隧道内部的废气回流排放,从而取消了3号工作井附近的风塔,使整个隧道的风塔数量由3座减少为2座,大大减少了对敏感区域的环境影响。

地下匝道分合流处跨度大

双层隔型梁板结构解决大跨度问题。由于采取了地下匝道,因此在地下匝道分合流处跨度大(跨度为16.9m~19.2m),且都是埋深较深的区域(埋深为8.4m~6.6m),在此类大跨度的区域如果采用常规的单层结构,必定会造成过大的顶板厚度和配筋率。经过精心分析,最终采用双层隔型梁顶板结构,即减少了覆土厚度,又增加了顶板整体刚度,降低了工程造价。

以柱代墙增加视距

在地下匝道分合流处,一般采用隔墙进行分割,以尽可能减少跨度。在龙耀路隧道设计中,首次采用以柱代墙的形式,既保证了原有的结构小跨度(减少工程造价),又增加了近30m的视距,减少了使用中因视线受阻带来的行车风险。龙耀路隧道于2010年4月通车,是当时黄浦江上设计、施工速度最快的越江隧道。

隧道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隧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隧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隧道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凡本网来源注明为非隧道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该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仅作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关键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回复限1000字以内!)

加载更多...


隧道网手机版
隧道网微信公众号
╳ 关闭